刊 首 語
沒有床,就睡在自己體內
做夢在自己
山河微縮的版圖
一朵花,是他四季的被子
蓋住自己的身子
也蓋住做不完的夢
——選自沙娃《沈睡者》



本 期 選 編
【五洲詩轩】編輯部
製 作 編 輯 策 劃
Vivian 雯
本 期 名 作 薦 讀
Lawrence M. Ferlinghetti | In Golden Gate Park Tat Day
勞倫斯 · 佛林蓋迪 | 那天在金門公園
譯|非馬
本 期 譯 作 薦 讀
Paul Auster | Scribe
保羅· 奧斯特 | 書記者
譯|謝炯
本 期 雙 語 詩 薦 讀
Anna Yin | The Riverside Book
星子安娜 | 水邊書
本 期 圖 片 精 選
Estonia Artist | Kylli Sparre
本 期 圖 片 編 輯
Brian Huang
本 期 特 約 上 刊 詩 人
阿鐘 蟲二 Chris蕭 翠兒 大藏 冬雪 非馬 宓落顏
甘草 戅豆 關儀 寒山老藤 黑子 賀銳 海瀾
江南 立子 靈劍 蘇鳳 蘇菲 沙娃 思靜夜 說愛 文溪
謝炯 星子安娜 葉虻 雲淵 子非魚 紫若藍 Vivian雯
(排名不分先後)
名作薦讀: 那天在金門公園 | In Golden Gate Park That Day

【作者簡介】Lawrence Monsanto Ferlinghetti (March 24, 1919 – February 22, 2021) was an American poet, painter, social activist, and co-founder of City Lights Booksellers & Publishers. The author of poetry, translations, fiction, theatre, art criticism, and film narration, Ferlinghetti was best known for his second collection of poems, A Coney Island of the Mind (1958),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nine languages and sold over a million copies. When Ferlinghetti turned 100 in March 2019,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turned his birthday, March 24, into “Lawrence Ferlinghetti Day”

【譯者簡介】 非馬,本名馬為義,英文名 William Marr,生在台灣,在廣東鄉下度過童年。在美國獲得核能工程博士,從事能源開发研究。出版有23本中英文詩集, 3本散文集及多種翻譯詩文集。主編《朦朧詩選》丶《顧城詩集》丶《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及《台灣現代詩選》等。他的詩被收入上百種選集及台灣丶大陸丶英國及德國等地的教科書並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曾任美國伊利諾州詩人協會會長。近年並從事繪畫及雕塑等藝術創作,在美國及中國舉辦過多次藝術個展與合展。現居美國芝加哥。(詳細請點擊)
In Golden Gate Park That Day
By Lawrence Ferlinghetti
In Golden Gate Park that day
a man and his wife were coming along
thru the enormous meadow
which was the meadow of the world
He was wearing green suspenders
and carrying an old beat-up flute
in one hand
while his wife had a bunch of grapes
which she kept handing out
individually
to various squirrels
as if each
were a little joke
And then the two of them came on
thru the enormous meadow
which was the meadow of the world
and then
at a very still spot where the trees dreamed
and seemed to have been waiting thru all time
for them
they sat down together on the grass
without looking at each other
and ate oranges
without looking at each other
and put the peels
in a basket which they seemed
to have brought for that purpose
without looking at each other
And then
he took his shirt and undershirt off
but kept his hat on
sideways
and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fell asleep under it
And his wife just sat there looking
at the birds which flew about
calling to each other
in the stilly air
as if they were questioning existence
or trying to recall something forgotten
But then finally
she too lay down flat
and just lay there looking up
at nothing
yet fingering the old flute
which nobody played
and finally looking over
at him
without any particular expression
except a certain awful look
of terrible depression
那天在金門公園
譯 | 非馬
那天在金門公園
一個男人同他的妻子走過來
穿過廣大的草地
那世界的草地
他穿著綠吊帶
一手拿著一隻
破笛子
而他的妻子拎一串葡萄
她不斷地遞
一粒一粒地
給不同的松鼠
有如每粒
是個小玩笑
然後兩個人繼續前行
穿過廣大的草地
那世界的草地
然後
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地點那裡樹在做夢
並且好像一直在等著
他們
他們一起在草地上坐下來
不看對方一眼
吃著桔子
不看對方一眼
把皮丟
在一隻他們好像
專爲此而帶來的籃子裡
不看對方一眼
然後
他脫掉他的襯衫同內衣
但仍頂著帽子
歪在一邊
沒說一句話
在它下面睡著了
而他的妻子只坐在那裡看著
鳥飛上飛下
叫來叫去
在靜止的空氣裡
牠們好像在對生存質疑
或試著記起某些遺忘了的東西
但最後
她也平躺了下來
只躺在那裡往上看
著空無一物
而手指撫弄著無人吹奏的
破笛
而終於睨視
著他
不帶一絲特殊的表情
除了一種可怕的眼光
顯露深沈的沮喪
譯作薦讀:書記者 |Scribe

【作者簡介】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出生於1947年2月3日。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翻譯家和電影編劇。早年寫詩, 曾在法國生活,以翻譯法國前衛詩人詩集為生,後轉寫小說。《紐約時報》曾將他形容為“穿上膠鞋的卡夫卡”。他出版有五十多本著作,著名作品包括小說《紐約三部曲》(1987)、《月宮》(1989)、《機緣樂章》(1990)、《幻影書》(2002)、《無形之物》(2009)、《日落公園》(2010)、《4321》(2017)、散文隨筆《孤獨以及其所締造的》(1982)、《冬日筆記》(2012);以及七本詩集。作品中結合了歐洲風味的前衛、感性,筆端帶點憂郁,文體清澈,並擅用嘲諷式的象征主義。此外,他經常運用文學遊戲使故事生動,並在每一本新書中鞭策自己徹底重塑風格,是勇於創新的當代作家之一。他的書被翻譯成四十幾種語言,一生得過二十幾種世界性的文學獎。

【譯者簡介】謝炯, 美國律師,詩人,詩歌翻譯家。出版有詩集《半世紀的旅途》(2015)散文集《驀然回首》(2016)詩集《幸福是,突然找回這樣一些東西》(2018北岳文藝出版社)翻譯集《十三片葉子:中國當代優秀詩人選集》(2018美國貓頭鷹出版社)隨筆微小說集《隨風而行》(2019美國易文出版社)翻譯集《石雕與蝴蝶:胡弦中英雙語詩集》(2020中國青年出版社)詩集《黑色賦》(2020長江文藝出版社)翻譯集《墻上的字:保羅·奧斯特詩歌全集》(2021花城出版社)2017年榮獲首屆德清莫幹山國際詩歌節銀獎2020年詩集《黑色賦》榮獲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優秀作品獎,作品在海內外各文學雜志廣為发表,並入選海內外多種選本。 (詳細請點擊)
Scribe
By Paul Auster
The name
never left his lips: he talked himself
into another body: he found his room again
in Babel.
It was written.
A flower
falls from his eye
and blooms in a stranger’s mouth.
A swallow
rhymes with hunger
and cannot leave its egg.
He invents
the orphan in tatters,
he will hold
a small black flag
riddled with winter.
It is spring,
and below his window
he hears
a hundred white stones
turn to raging phlox.
書記者
譯 | 謝炯
名字
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嘴唇:他說服自己
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他再度发現自己的房間
在巴比倫塔里。
被這樣寫道。
一朵花
從他眼中落下
在一個陌生人的嘴里開放。
一只燕
和咽同音
無法離開她的稚子。
他在碎片中
发明了孤兒,
他將舉一桿
黑色的小旗子
寫滿冬天的謎語。
這是春天,
在他的窗下
他聽見
一百粒白色的石頭
變成憤怒的夾竹桃。
雙語詩薦讀: 水邊書 | The Riverside Book

【作者簡介】 星子安娜,加拿大密西沙加市首任桂冠詩人, 現有六本詩集, 英文詩榮獲2005 年安省的Ted Plantos 紀念獎,2010/2014 MARTRY文學獎以及2016/2017年獲西切斯特大學詩歌大會獎學金和安省藝術協會獎金。她的詩歌在ArcPoetry,紐約時報,中國日報,CBC電臺,世界日報發表。安娜也在學校,圖書館教授詩歌。(詳細請點擊)
水邊書
也有一股水在我體內
源頭也不自知
我在夢里找遍
醒來它掛在眼邊
我的心田越來越荒蕪
它在嘴角也越來越鹹
你看,冬天要來了
它凝成雪
飄落在窗前
飄落在紙上
有一股水
暗自歸來
The Riverside Book
There is also a river inside me
Its source is unknown
I search through my dream
and awaken with teardrops
hanging along my eyes
My heart becomes a barren field
It tastes salty upon my lips
You see, winter is coming
It freezes as snowflakes
falling in front of the window
falling into my paper
There is a stream of river
returning, returning
阿鐘(美國)

【作者簡介】阿鐘 20世紀80年代海上詩群成員,1980年開始寫詩,1985年主編大型地下詩刊《大陸》(第3期特刊),1988-1995年參與編輯《亞文化未定稿》,1995年訪問圓明園藝術家村,1997-1999年地下刊物《文化與道德》文學主編,2001年加入國際筆會某分會,2007年參加紐約“世界之聲”文學節,2010年受邀哈佛大學朗誦長詩《昏暗 我一生的主題》,2015-2016年《自由寫作》編委會主任、網刊主編,2019年創辦《獨立詩刊》(微信公眾號)。著有詩集《拷問靈魂》、《作意書》(丹中雙語,格麗特和京不特翻譯)。現居上海與費城。
以叛逆為船(外一首)
也許
我是大地上的一根斷弦
任憑狂風吹打
也發不出內心的嘶喊
我是天地的棄者
雷聲隱隱中獨自流浪
與影為伴
以叛逆為船
獨處
以示威的方式站在桌上
這只木匣
越過桌面
與我逼視
恐懼儲藏的密室
經驗無數次提醒
島很安全
在辦公桌的峽谷間沈浮
我堅固無比
我將突圍對我的圍剿
和你安全地對視
我的鬢發隨密布的耳語繽紛
蟲二 (美國)

【作者簡介】蟲二 ,本名王中強。遼寧撫順人,大連工學院畢業。現定居美國,從事室內設計。詩觀:找回詩的韻,找回人生的詩。
祂也敲過我的門
那天死神來過
帶著那特定聲音
似靜夜里不懷好意的竊語
夥同走不累的馬蹄表
嘀嗒嘀嗒
咬噬我無助靈魂
世界在僵直旁觀
坐視美與醜界限模糊
邏輯也不再有意義
窮一生堆積的自信
只剩下去留二項選擇
我苦熬這無助長夜
修得一個悟字
以後的日子輕松很多
像這幽靜小徑
不該埋怨它太沈默
諸多故事走過
悲傷與快樂
循內在公式推演
帶著各自驕傲個性
最終是斜率和截距
綁定了你我的交集
我怎能不為有你而歡欣
Chris蕭(美國)

【作者簡介】蕭曦(Chris 蕭),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居美國新澤西。作品发表在網絡,詩詞平台,紙刊,如《中國草根》《山東詩詞》《山風》等。參賽獲獎作品有《離別》,《樹溪春景》,《請相信我》。任【麒麟詩刊】主編。
在秋天可以躺平的地方
秋天可以躺平的地方
應當遠離街市
甚至是信號的死角
讓你從朋友圈上短暫消失
它應當與亨利失之交臂
正中其懷的是
一片高地上的草坪
看那小花叢中的橫草
如枕漫天星鬥的香氣
躺平在太陽的光波
和來自林子里鳥語的聲波
(寫於2021.8.22 台風亨利尚未登陸)
翠兒(日本)

【作者簡介】唐巖翠,筆名:翠兒 村姑翠兒
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定居日本。中文教師。
在國外除教書,也參與各種國際交流活動。《北京詩人》執行主編《新華僑詩刊》主編,詩觀:所有的生命之重,生命裏的體驗與感悟,都可以借助詩歌的翅膀,以純粹的美感,在更高的層次裏,飛舞起來。
我用剩下的骨頭與你相認
我們只是一邊行走,一邊修修補補
雨下夠了,像一個人,哭夠了
露珠依然在草葉上翻滾,尖叫,顫栗
就連滑落,也鏗鏘有聲
而身體里來歷不明的風,一次次向我索取
你的燈火,鐘聲,船只
詠嘆淡去,記憶取代了靜默,守候在時光路口
所以,不能辜負。你看,月亮,一用力
就更圓了,如同夢中人溶進了夢中
我因恪守 而老去,你因別離 而返青
橫豎撇捺之後,便沒有了開始與結束
宓落颜(美國)
【作者簡介】宓落顏,喜歡旅行、喜歡閱讀、喜歡詩詞,喜歡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人和物。現居紐約曼哈頓。
中元節
陽光已經離開窗戶
我正在老去
我們曾以為擁有全世界的時間
那時,巴黎聖母院的信徒剛結束禱告
一朵玫瑰初遇早晨
關於塔利班執政
我想和你聊一聊《追風箏的人》
有些遺憾被救贖。有些遺憾
和這個節日有關
甘草(美國)

【作者簡介】陳曉茹,筆名甘草。 現居美國,喜歡文字和畫。詩觀:讓詩的靈魂帶著生活沉澱墨香,願在平凡中與同道者共勉前行。
聊天
聊作畫聊政治聊考古與經書
聊起背誦過的詩詞
按下輸送鍵
對話,被秋風吹得搖來晃去
話題最後被吹落
在詩經的蒹葭蒼蒼,在水中央
一只離群留守的雁
雁群的去路已無法逆轉
不由自主啊!曾這般認真追趕
又被迫舍棄
最後一段話未完,他城的燈已亮
我們聊到湖水成冰
各自吞嚥了初心
不再聊人間,如此幻變無常
關儀(美國)

【作者簡介】關儀,從事與文學相關的工作多年,現定居美國。在美國的一間IB國際學校曾任教十幾年。有文學專著、文學評論、散文、詩歌等等的作品出版和散見於中國大陸各大報刊,並有作品被《散文選刊》以及海外的一些報刊獲得轉載;有詩作入選第一屆法拉盛詩歌節。
秋語
你看到了
璀璨的金黃
已向你走來
把深藍憂郁的眼神
果斷地收攏
就算
雲層交織著雷雨
誰又能把天地的廣漠
狠狠地撕碎
你早已祈願
就算
氣流顛倒黑白污染了睫毛
你的天庭依然迎向風浪
合十
收下這季節的恩賜
讓心的詩句
書寫在大提頓巍峨的山脈
靜謐而不放逸
09/02/2021寫於美國大提頓國家公園
寒山老藤(美國)

【作者簡介】寒山老藤(BRIAN HUANG):紐約布魯克林詩人、MONOVISION注冊攝影師、美國中文網名博寫手,其圖文作品刊發於各大網絡平台,詩作曾獲2019年法拉盛詩歌節入圍獎,2021年法拉盛詩歌節一等獎。編入多本詩歌合集。寫作特點:嘗試黏合中國古詩詞的意境和歐美現代文學的人性思考。
一塊枯木(外一首)
你興起的浪 吞噬過沖浪者
而我不會 沈沒
我是一塊枯木
在你翻湧時 躺平
待你沈寂之後 我將在
岸邊 等候春風
看你卷起的沈渣 看你
如何被後浪 沖得沒了影蹤
漁獲
今天沒有魚 還是
魚餌不夠漂亮
眼看著夕陽 在投幣口
猶豫 可能想在入醉前 續上一杯
收起空魚竿 如果
後羿留下兩枚太陽
遠處 萬家點起燈火
萬家的心願 如我
只是表達方式
更像 行為藝術
黑子(美國)

【作者簡介】黑子,原籍福州,現定居美國。興趣:詩歌和詩歌翻譯。作品散見於《詩刊》《北京詩刊》《中外詩人》《WePoetry》《昆侖文學》《華人頭條》等刊物。
2021—1975—
Sooner or later
Oh we know this will come
Sooner or later
We know all along
The one from the far west
The one who tenses up the muscles
The one who screams
The one who escapes before the others
And the people on the streets
The one who speaks, cries
The woman who carries her unspoken
Fetus, the man who brings the breads
The thousands who stay
The millions who dislocate, be slaughtered
Sooner or later
Sooner or later
We read from newspapers
The fall, as the last time
The fall
Sooner or later
遲早
哦,我們早知道這結局
或遲或早
我們一直都很清楚
那來自遙遠西方的
那繃緊肌肉的
那滿嘴吶喊的
那比別人逃得更快的
只有那街上留下的人
說著話的人, 哭泣著的人
仍身懷胎兒的女人,正背負面包
回家的男人
那無處可去的千萬人
那百萬失落家園並將被屠殺的人
或遲或早
遲早
我們會從報紙上讀到新聞
戰場失落,就如上次一樣
失落
或遲或早
2021-08-16
賀銳(美國)

【作者簡介】賀銳:祖籍湖南,畢業於哈工大電氣專業,現居美國華盛頓。從事電力設備檢測工作。業余詩歌愛好者。作品散見《詩人文摘》《中國詩人》《詩潮》等。
結局
我知道結局
那會是一片無邊的安靜與空白
手已無力再握,雖然
還聽見你的聲音
在這篤定的結局里,我們
投向燭火
駛入風暴的中心
在緊密的雷電下,時間
用另一種更緩慢深入的方式進行——如羅列的儀仗,肅穆
用彼此的存在互相告知
“往者可追,來世可待”
不是永生
是為了長眠,
為了在迷失中獲得剎那眩目的光輝
在某種深處吞飲,為了
片刻勒住我們無法控制的馬
的韁繩
我們看它,在必死的結局里
開出鮮艷的花
江南(美國)

【作者簡介】江南:詩人,60後,出生上海。美籍華人。北美烏鴉詩社社長。美國科羅拉多州作家協會付會長。鳳凰詩社美洲總社詩人。出版兩本詩集。
詩觀:邊緣人寫良心詩。
躺平以後
躺平以後
我才真切地感到
天比大海還要大
同草原一樣大
這時的雲,在慢慢地走動
像我放養的一群群白羊
我頭枕著土地
嚼著一株鮮嫩的草莖
終於我可以把腿伸直了
一直伸到海和天的會和處
微風摁開暖洋洋的太陽
我開始用唇,吻醒陽光
海風也來了
它抱起我平躺的身體
向大海深處走去
那天,沒有海葬
2021.6.21寫於工余之隙
冬雪(美國)

【作者簡介】趙汝鐸,筆名冬雪,1961年出生,美籍華人。原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協會會員。現為紐約全球藝術家聯盟文學委員會主席、紐約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馬文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院士、《燕京詩刊》簽約詩人(作家)。曾出版詩集《雪夢》、《送你一片溫馨》、《教育素質詩篇》,電視長篇小說《戰火輕音》等八部專著。散文、詩歌作品多次獲獎並結集入典出版,作品散見海外華文報刊雜志。2019年詩集《等你》榮獲台灣“海外華文著述佳作獎”。
海霧中的小白帆
海水湧動著濕漉漉的空氣
在茫茫的海霧中
飄動著一只小白帆
海浪卷動著你的軀體
思念將你的桅桿壓彎
祈願托起你的無悔
海水浸濕霧中小帆
狂風雨亂中的你
為何遠離故土
遠離彼岸
只因
你渴望那一米陽光
溫暖你裸露的酮體
願那輕柔的海風
吻幹你霧中小白帆
無奈 只能在
巨浪翻滾的大潮中
尋找心底珍藏的
那一絲安閑
2021年8月18日晚紐約宅
海澜(加拿大)

【作者簡介】“海瀾”, 本名“郁艷瀾”。出生於中國上海,現定居於加拿大多倫多。從事500強企業的IT技術與管理,本科計算機科學,碩士MBA,目前多倫多大學輔修AI 機器深度學習和數據科學。業余時間喜歡寫詩,看書。我的詩語”如果照片是這個世界某處某一瞬間的定格,那麽詩歌便是人的靈魂在某一瞬間的定格,和時間一起成長,发光。“
一塊石頭
——致博納富瓦
你是大地的孩子,石頭
曾經閃電在你身上刻下軌跡
你用它來尋找霧中的母親
冰冷,是抹不去傷痕的鏡子
你久久徘徊在鐵橋的兩端
點燃無數火把,去照亮
對岸永恒的記憶和真愛
死亡的昆蟲吞噬骷髏
蠑螈的頭顱只會在火里重生
土地的每一片葉子都焦灼著,微笑
向你低聲訴說
孩子,不再害怕黑夜
激烈抗爭的水聲已平息
黎明前的星辰拋下長錨
白色沙群接過你躺下的身軀
天空收攏你的光
投向人間
2021.09.04
靈劍(中國)

【作者簡介】薛武,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師,美國達拉斯德州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訪問學者,“七劍詩派”之“靈劍”,美國“華人詩學會”會員,在《當代國際漢詩》(澳大利亞)、《世界詩人》、Verse Version(英國)、《詩殿堂》(美國)、《先楓周刊》(加拿大)、《中國詩影響》、《長江詩歌》等國內外詩刊發表詩歌幾十首,2018年年底作為七劍之一出版《七劍詩選》,2020年初準備出版《新性靈主義詩選》,致力於新性靈主義詩學的踐行和研究,在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盛行的當下,從自我和詩歌做起,“一躍而起,輕輕落下”,回歸本心、本性和世界本真。
孟氏茶館
茶館是一扇窗戶的影子,我們
習慣於喝一杯綠茶,聽揚州的早晨
別人的真實,而自己
只有黑夜來襲,才落荒而逃
邊緣,無非銅墻鐵壁
赤身裸體
時間是環形的刀刃,我們
習慣於線性進步,看靜水流深
紙面上的劇本,遠比眼前的戲劇本真
只有時間飛速轉動,才無處可逃
邊緣鋒利,一切道具灰飛煙滅
循環播放,輪回上演
軋過大街小巷
大導演騎著巨大車輪,我們
忠實於幻夢
這是唯一舞台
立子(中國)

【作者簡介】立子:曾任職於大慶日報社,期間出版散文詩集《塗黑自己的臉》,在散文選刊发表散文數十篇,愛好讀書,攝影,旅遊。
理由(外一首)
一縷斜陽直插過來。
往黃昏里飛 把身體扔進麥田。
染上些金色的斑點,額頭很硬。
硬到與石頭相撞,天就開了。
眼睛睜開與眼睛閉上。
瞬間的所見的是多麽的不同。
而雨來的正是時候。
河水卷起了風波又卷入了風波。
總有一樁罪。
先落進眼睛里 然後躲起來。
被雀鳥啄破的皮膚在雨中潰爛。
不是站立不住。是瘋狂的尋找 仍找不到理由。
2021年8月19日草於青島
方式
平行於天地之間。
飄泊,正在超越雲朵而洶湧。
那是些不安的靈魂,對話擠出多余的水份。
而雨還是下個不停。
葉子被拍打之後,開始枯萎。
一只掉落了過多羽毛的鳥
棲息在眼神里。
陰郁 讓青草變成褐色
焦糖一樣的火熄滅了。
躺臥的身影浮上水面,胸口上起伏著山巒。
要用魚的記憶 寫下七秒鐘的永恒。
逃離中,曾經預備了短暫的安寧。
槭樹和石楠的氣味,繞過頭頂。
月亮的光環落在身上,那是些擦身而過的愛意。
起初 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疤痕。
摔倒後,卻又要重新疼痛。
2021年9月4日草於青島
蘇鳳(加拿大)

【作者簡介】蘇鳳:女畫家,詩人,歌手。加拿大華裔。魁北克華文作家協會會員。抽象油畫著稱於國際藝壇。詩作常見於中國,瑞士,加拿大,美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等詩合集和鏈接刊物。2011年中國當代藝術家文獻畫家。2014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女畫家自傳體著作《自由的靈魂》以及2016年其個人雙語詩集《花上》,《私家茶》和《2020年封城》漢法詩集。蒙特利爾七天周報詩專欄”鳳歌”作者。(詳細請點擊)
禪茶
秋的氣息
在繡球花中作樂
一間白屋之前
一床潔凈的榻
滿是禪意
竹簾之間,說起經文
使茶老去。鳥語催眠著
加上柔風,不知不覺
趺坐閉目和微笑
以耳傾聽風聲
熱浪的空氣起舞
無憂無慮
吹涼所有的想望
此刻,我欲沈睡
卻又格外清爽
2021 08 20
葉虻(加拿大)

【作者簡介】葉虻,北京人,系博雅書院作家作品群成員。詩歌和散文散見 《南方文學》《貴陽晚報》《詩歌周刊》《人民日報海外版》《東方文學》《美國清風文萃》《新西蘭先驅報》《蒙特利爾華人報》台灣《南華報》等報紙和雜志期刊;詩歌作品曾多次獲得網絡文學優秀獎,作品入選《中國網絡詩歌年鑒》《北大百年新詩選》等多種詩歌合集。作品多半以上為愛情題材,有情歌詩人的美譽。
撲克牌
紅桃心是一片農場
在拇指和食指間撚動
命運 野蜂蜜般的粘稠
變數里的濃甜和化解
梅花A在桌案上
她的眼神覆蓋著另一層目光
汽笛穿過幽暗的長窗
路基微微震顫 握緊的紙牌有些松動
直到傍晚 方片的紅寶石
鑲嵌著一枚殷紅的籌碼
我們把各自所剩無幾的信賴
握在手心里 命運和我們一樣耐心 老道
黑桃 你的王位 呈現著多種結局
你的背面依然莫測
星光漸暗 夜深沈而有秩序
我們的遊戲如殘燭之上的焰火
唯一沒有起身離席的
只有黑暗 端坐在近旁
思靜夜(中國)

【作者簡介】思靜夜,高校教師,喜愛哲學與詩歌。
逃避就是離開自身
在那假面的筵席上
他焚燒家譜於祠堂
但晚了
祖宗的箭早在他誕生之前射出
刻印在他基因密碼里的血
有點兒猙獰
他必須立刻啟程
去往他的內心
在那兒尋找可能的鑰匙
任何向外的訴求
都是逃避
而逃避正是離開自身
“智慧始於征服恐懼”*
而恐懼正是埋藏在內部
最深處的黑夜
——最深沈的黑夜
葬滿祖宗們的骸骨
他們到處遊蕩無法安眠
是因為我們並沒有
將他們安葬
我們——這些巨嬰
戀戀不舍,在自己身上
茍活著他們
另一些甚至日夜為他們招魂
如果足夠勇敢
我們必須面對自身
面對內心最深沈的夜
在那里
在許多的野魄孤魂里
尋找可能的鑰匙
*羅素語
沙娃 (中國)

【作者簡介】沙娃,50後,本名祁俊清,青海湟中人,習詩多年,偶有发表,出版詩集《河湟村莊》。
沉睡者(外二首)
沒有床,就睡在自己體內
做夢在自己
山河微縮的版圖
一朵花,是他四季的被子
蓋住自己的身子
也蓋住做不完的夢
許多人,從身邊走向遠方
他鼾聲依舊
沈睡著,像在對抗什麽
誤入秋色
全無悔意,腳步愈發放肆
九月的琴弦上
模仿踉蹌的酒鬼
瑰麗的山水,五顏六色
湧來,拉拉扯扯
硬是將我,從頭到腳灌醉
死亡,是無法回避的
須要珍惜每一秒的活著
恨,應該恨的
愛,應該愛的
哭與笑不必拘束
死亡,是無法回避的
凋零的花朵
會重新回到時光的枝頭
中詩英譯|我從未曾想佔有你

【作者簡介】大藏,本名陳建榮,中國當代詩人、詩評者、詩傳播者。致力於中國詩歌的創新性寫作、詩歌理論批評與中外詩歌的國際化傳播。作品散見於各級報刊雜志、詩歌門戶、網刊、博客、大藏詩歌網等。詩歌評論發表於《文化月刊》、《特區文學》等。被翻譯漢譯英作品散見於《蘇菲詩歌&翻譯》英漢 世界紙質詩刊等,多次榮獲國內外詩歌獎項。現為“蘇菲詩歌&翻譯”英漢世界紙質詩刊副主編,“蘇菲詩歌&世界翻譯網”中文編輯、首席駐站詩人,“大藏詩歌網”創辦人。Pentasi B 2021 中國世界詩歌節&蘇菲世界詩歌獎媒體宣傳主任。現居廣州。

——《七弦琴的哀歌》之六
我從未曾想占有你。精美的器物
它只適合傾注,使靈魂傾心
而褻於把玩;在你面前
我只想成為你伸手可及的物什
或者一顆嗜睡的細胞,隱匿在
你的榮光中,讓我代你諦聽
忘卻傾覆之疼;如果這些都還不夠
讓我呼號奔走,在你孱弱的邊界……
棄絕我,就像棄絕一個中世紀的神話
刻骨銘心卻難置於慣常的緘默
當歲月逝遠,輕描淡寫漸漸定格
一生的空白中沒有一個身影
會離你更近——我優遊的靈魂
不經意駐留在你尚待填補的風花雪月里
2009.12.15 杭州

I’ve Never Wanted to Possess You(Sonnets)
Translated by Sophy Chen, 2014-11-18 Revised by Sophy Chen 2015-09-19
文溪|八月(加拿大)

【作者簡介】文溪,移民加拿大的東北人,文學愛好者。業余時間喜歡舞文弄墨,偶爾有作品散見於網絡。如果要做個定位,我更加覺得自己是一個修行人,有時候情不自禁想對這個世界說幾句心裏話。

節日
憨豆|七月半(中国)
【作者簡介】憨豆先生,居豫東潁水之濱,弄花蒔草,雅愛墨翰,偶有犀角微靈,付諸分行文字,亦小有得,秋水汀溪,步履拾級,不唯長相廝守,但願歲月靜好。
七月半
今日,地球是治療失眠的半片藥
香火葳蕤,神祇整齊得如屋檐下的雨水
木魚沿著山路,一步一個
腳印,仿佛自己成了
——樹枝上的魚
驅蟲,給房屋苫草,做未雨綢繆之事
大風吹去乳名,蒼茫,牛馬
故鄉剩下鄉字,剩下風
像草原上的一只狼,嚎叫著
自己的名字
在紙上畫河流,畫白露
和霜降
畫你嫵媚的呼吸
與燈光熄滅的發辮
你走後,院落荒草萋萋
蟋蟀唧唧
節氣成了一條毛毛蟲
順著老屋後那棵椿樹向上爬
2021.8.22
雲淵|有時候(中國)

【作者簡介】雲淵,女,漢族,本名劉世湘,70年代生於新疆奎屯市,喜歡聽歌寫寫心情文字,愛好攝影。個人詩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只心之海,都是文字給予了遼闊。
有時候
望著天空
只為期待一個你
忽然出現
當落日映入眼簾
當思念堆積如山
偌大天空 是一種救贖
容納 所有的心緒
默默 撫慰一顆心
悠悠漫步雲端
一朵雲會有千萬種樣子
哪一朵是你的模樣
哪一朵都是你的模樣
说爱|我说(中國)
【作者簡介】說愛:现居北京,喜好詩與畫,一个特立独行的草根诗人。
我說(外二首)
時間靜止在時間里
沈默 沈聚成默
BowneStreet的山毛櫸下
葉子找回做舊的記號
“嘿!兄弟
但願我依然可以稱你為兄弟
在彼此的內部 言說”
別和我說
別和我說“千里姻緣”
姻是我的枷鎖 緣是我的幻滅
別和我說“百年好合”
好是我以外的 合是我多余的
別和我說“海枯石爛”
海是我的思想 石是我的心腸
別和我說“天長地久”
天是我的去處 地是我的寄居
情和愛 從來於我之內 而我
被囚其外 直到永遠
它們不知自己被稱作什麽
它們旋飛
在混風驟起的半空
它們疊落
在沒有外物著力的地表
它們與它們之間沒有語言
它們不知自己被稱作什麽
直到一場雨
它們粘合成遲滯的流體
它們開始說話
在永不見光的下水道里
子非魚|母親(澳洲)

【作者簡介】子非魚:原名丁莉。坐標澳大利亞悉尼。酷愛文字。詩歌,散文及論文發表於國內外某些刊物及多種網絡平台。華人詩學會會員、知名華人作家會館澳華文學網作者、悉尼雨軒詩社會員、新西蘭國學詩詞藝術協會會員。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母親
從內而外,從外而內
不留一絲空隙的溫暖
層層的春暉,穿過各種冷色調,暖色調
泅染四季。每一個有你的白天,黑夜
再孤寂成黑,空虛成白
都算不上真正的孤獨
自從遠隔重洋,母親的敏感
來自大海和藍花楹的清香
來自我居住城市的任何風吹草動
氣候,新聞,還有我的一聲咳嗽
我無數次試圖調譴
一些柔軟的有質感的文字
藏於皮膚、血液、每一個毛孔
以便在有月和無月的夜晚
喊出深居在我心頭的
兩個馨香的字
08/23/2021
紫若藍|魔界(美國)

【作者簡介】紫若藍,定居美國,職業女性,喜歡寫詩。有原創中英文詩歌,散文,翻譯作品發表於國內外報刊,微信詩歌平臺,偶有獲獎。希望我的作品給妳帶來清新溫暖和壹些思考。
魔界
黎明混沌,白晝如漆
月光奄奄一息
輪回的魔界迫在眉睫
恒古因緣本末倒置
驚醒的夢里遊蕩著遊靈
時間何時開始扭曲
夜獸吞噬著過去
未來變得如此空虛
你是不是還想知道
我們究竟如何來到這里
09032021
Vivian 雯|我愿意(美國)

【作者簡介】Vivian雯,Wepoetry 海外原創詩歌集粹網創始人,《五洲詩軒》副社長,自由撰稿人。現居紐約,從事銀行金融業。作品發表於《世界周刊》《世界日報》《海外文摘》《21世紀財經論壇》, 編入詩歌合集《自由的奴隸》《法拉盛詩歌節作品集》《六月荷詩曆》《喊》等。
秋桃
遠方尚遠,那一枚針*
只打了一半。
且借此處望遠。
這一處也有荷塘淺月
也有越嚼越入味的果餡
園子里的春桃,已喚作
秋桃,厚厚的皮裹著
一半在樹上,一半在地里。
有人路過,撿起又放下。
它自悠悠的躺平,等著爛
其實也無妨,只要
留著一粒果核就好
慢慢長成,是遲早的事
不像我,夏陽去秋光來
待到秋收,只收得一曡
厚厚的新帳單
09052021 於賓州
(*一枚針意指疫苗,接種未完成)
愛沙尼亞藝術家|Kylli Sparre



Kylli Sparre is based in Tallinn, Estonia. In her work, Sparre desires to look beneath the surface, hear the unsaid word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surroundings. Her background in dance is often influencing her images: the movements and the carefully observed bodies play a big part in her work. The artist tells you a story where subject and surrounding can become one. It thereby almost transforms into a dance. Although her work can be theatrical, there is always an utter sense of peace emerging from it. Whether the images are surreal, dreamlike or symbolic, they come from her thoughts, observations and experiences. Sparre’s work is internationally praised and she was rewarded with the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 2014.
Kylli Sparre 生于愛沙尼亞。 在她的作品中,Sparre 希望呈现表面之下的东西,聽到未說出口的話,並研究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 她的舞蹈背景經常影響她的作品创作:身体的動作和细微的肢体语言在她的作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藝術家告訴你一個故事,主題和周圍環境可以合二為一。 因此,它幾乎變成了一種舞蹈。 雖然她的作品也有戲劇性的,但總有一種完全的平靜感從中浮現。 無論這些圖像是超現實的、夢幻的還是象征性的,它們都來自她的思想、觀察和經歷。 Sparre 的作品在國際上廣受讚譽,她獲得了 2014 年索尼世界攝影獎。
麒麟美洲【五洲詩軒】中外詩人新作精選《在秋天可以躺平的地方》中的全部图片,源自這位爱沙尼亚藝術家Kylli Sparre 歷年來的代表作品. 【五洲詩軒】编辑部感谢Kylli Sparre 及其團隊的无私共享,谨向这位天才藝術家致以真誠的敬意!
感 謝 全 體 上 刊 詩 人 授 權
Wepoetry 【海外詩粹】特此感謝《蘇菲世界詩歌翻譯紙刊和詩歌集》授權,請中外詩人關注:
•蘇菲世界詩歌博物館暨蘇菲世界詩歌獎 常年征集中外詩人詩集/作品集
詳情 https://mp.weixin.qq.com/s/o1vTXXKWkeZAZb1fo-QG7Q
•《蘇菲詩歌&翻譯》(英漢)世界詩刊 常年征稿。投新詩3首60行以上/散文詩1000字以上。
•《蘇菲世界詩歌翻譯書庫》(英漢雙語)詩人詩歌集 常年征漢語詩歌書稿,蘇菲獨立翻譯出版。
詳情 https://mp.weixin.qq.com/s/B4OFCGGVh7uKVQLnh-6htQ
•【詩歌節、雜志和詩歌集 翻譯投稿指南】:http://ce.sophypoetry.com/2019/04/4027.html
投稿郵箱:sophytranslation@163.com

歡 迎 閱 讀 轉 載
【五洲詩軒編委和管理團隊】
顧問:非馬、Sonia、王曉露、白頻、紫君
名譽社長:思鄉、季俊群、匆匆那年、李洪傑
社長兼總編:虫二
副社長:Vivian雯、O-K mom、千語江月、Ashley
秘书長:水木清華
副秘书長:王红、映日荷花、淳子
副總編:Vivian 雯
主编:趙汝铎
副主編:水木清華,王红、映日荷花、Ashley、4ever Yang、淳子、千語江月、溜达的七七、PiuLian
执行主編:梦怀.亚、高付安、春風化雨、莳光
宣传部長:Ashley
义工部义工部長:金非
副部長:Brightness
朗誦部長:O-K mom
詩評部:Vivian 雯,紫君
編委:Vivian雯、赵汝铎、虫二、金非、水木清華、千語江月、王红、李洪傑、O-K Mom、Lucy静語、淳子、Ashley、4ever Yang、Brightness、濤瑜、溜达的七七、PiuLian、真乾、珍
WEPOETRY海外原創華文詩歌集粹-關於我們https://wepoetry.com/关于我们about-us/
WePoetry【海外詩粹】獨立製作
返回首頁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