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詩粹】王彥芝詩集《蒲公英》精選


刊 首 語

 
思鄉(原名王彥芝),文如其名,
她的詩作總帶著一種情緒,
是一種無法著陸的憂傷和持久的思念,
寫下這一句,我突然想起來
她的詩集就叫做《蒲公英》,
這種不謀而合,說明她已經把她的潛意識
通過詩歌,成功地傳遞給了我。
思鄉的文字精致而有痛感,
你能從她的詩中讀出源自生活的真摯,
以及她對文字的慎重和敬畏。
——王曉露(西班牙)

 

《蒲公英》短詩精選

【作者簡介】王彥芝,筆名思鄉。女,70後,出生於北京,現定居美國。歐洲華文詩歌會加盟會員、中國詩詞研究會會員、華人詩學會會員。曾任鳳凰美洲詩社社長和麒麟詩刊社長。2012年開始在報刊发表作品,迄今眾多原創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青海湖》《中國詩歌》《詩刊》《長江詩歌》美國《新大陸》《詩殿堂》新西蘭《先驅報》等各種國內外報刊雜志和網絡平台,並有多數作品被收錄各種詩歌選集。曾獲2019年法拉盛第二屆詩歌節三等獎和2021年第三屆法拉盛詩歌節原創佳作獎,獲四川青少年文聯主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詩歌大賽二等獎,第二屆左龍右虎國際詩歌大賽榮譽詩人金獎以及現代詩一等獎,第三屆左龍右虎國際詩歌大賽最高榮譽獎以及在2020年電子科技大學“銀杏”主題詩歌賽以及2020年首屆“詩渡.海上雲天杯”等多種詩歌賽中獲獎。詩觀:用文字抒寫靈魂,用詩意點綴人生。

她手臂一揮 搖醒了庭院厚土的夢 手指撫摸 觸動了每一株花草的心弦

•打點春庭•

屋後的院落雖小
足以收納四季的風
不覺間 春再次邁進小院
驅走一冬的寒冷
捎來溫潤的氣息

她手臂一揮
搖醒了庭院厚土的夢
手指撫摸
觸動了每一株花草的心弦
我驚喜著生命成長的方向
向上伸展是接近天空的夢想
向下紮根是植入大地的光芒
此時的小院
足以讓人滿目繁華
方寸間
只剩點點的綠偏居一隅
襯托艷麗的芬芳


【陳懷點評】詩作運用擬人手法,通過一方小院,把春寫活。惟妙惟肖的詩寫,把春看成串門的鄰居,突出自己與小院和春的親密,並運用生動的動詞“揮”“搖”“撫摸”“觸”打開小院活潑的春景。詩作用賦予花草人的理想,凸顯生命成長的意義,運用植物“向上伸展”“向下紮根”的生長景象,解讀生命力的勃发。詩作並沒有專門去寫花草,而是用寓意的象征,讓讀者去讀融入人生的小院,此時是“滿目繁華”與“點點的綠”,作者對意象的運用拿捏較好,讓讀者去讀取不一樣的“春”。

 

記憶流瀉出無悔的追求 如夢幻在生命中徘徊

•往事沈浮•

遁入曠野
湧動久已遠去的浮萍
情節冗長,漫入虛無
熱鬧的經歷擠出庫存
體驗晨曦里的清爽

思索站立山口探望
風雨中
不屈的靈魂繁衍擴張
依舊有條不紊踱步江湖
保持獨特的端莊

綿延不息的意念
彈撥難以抹去的風霜
記憶流瀉出無悔的追求
如夢幻在生命中徘徊
浪漫而綿長


【今音點評】以動詞推進詩歌節奏而出新意,在於“湧”與“擠”的連貫效應,以示“體驗”始與終的完整,現浪漫而綿長的視野效果。

你凝脂的臉龐 被墨汁收在季節的宣紙

•品讀花朵的心事•

時間在子夜開始生長
沈睡的靈魂
悄然打開緊閉的門
把情感的天平向土地傾斜
日子緊湊的呼吸
在每片葉子中被露珠浸潤
當黑夜向黎明完全交出自己
太陽逃出稠密的雲

光束剪開
花朵抱緊的心事
蝶的翅,舞在高處
柔情在骨子里緩釋
越來越多的風匯聚
你凝脂的臉龐
被墨汁收在季節的宣紙
此刻,我需要選擇合適的位置
借一只溫暖的唇
並塗滿蜜糖
品讀你


【紫君點評】時間、日子、黑夜、黎明被一次盡興的品讀淹沒。如煮沸的咖啡,蒸发的是時光,沈澱的卻是心事。此詩以品讀為過程,享受“花的心事”為節點。落筆點睛,回味尤甜尤長尤深。

 

風暴已然遠去 沒有誰 能鎖住你骨子裏的芬芳

•我心有荷•

六月,你在陽光下經歷疼痛
白,或者粉紅
慨嘆你硬朗的光澤
卻讓季節著迷
風暴已然遠去
沒有誰
能鎖住你骨子裏的芬芳
你是六月真正的王者
依水而居
穿行在湖的清涼里
你銀色的光芒
令人無法躲避

此刻,我只能在一葉小舟里靜坐
與你來說是一位過客
正在以詩歌的名義
表達我的幸福
任一千米一萬米的荷香
為身邊的湖水
匹配溫暖或愛意


【伊夫點評】作者充分運用傳統的抒寫手法,借荷抒发自己的感情,語言幹凈且極富意境之美。身在海外,卻保持一顆純凈之心,難能可貴!

 

我們有愛情 有夢想 有可以傾訴的陽光

•遠方•

那些,風一刮就跑的
並不絕望
甚至是多好的事情
我們的羽毛站在一棵有刺的樹上

遠方,清風吹拂,陽光浩蕩
百轉千回的蝴蝶
黃燦燦的油菜花
當這些闖入我們的視線
誰還在說世界淒涼

我們有愛情,有夢想
有可以傾訴的陽光
你看,母親低垂的長发
正在微風中飛揚


【水刃點評】這是生命的《遠方》,令人感動存在的希望;它仿佛可以超越死亡,煙火塵世的不息。

在時光的隧道裏 我們都是過眼雲烟

•人生的風景•

錯落的腳步,就讓它隨緣
在時光的隧道里
我們都是過眼雲煙

不能在人群中遊刃有余
那就把心靈藏進花海
讓這每一缽花
都能綻放生命的色彩
持守一份寂寞
一份安然

夜,悄悄地來
輕挽住夢的手
在詩意里溫暖入眠


【冰花點評】詩人用淡定、豁達、超然、樂觀的心態,把人生的風景在詩中自然地呈現出來。

 

落葉 擲地之聲 我在聆聽中 分辨神秘裏的簡約

•不再憑吊過往•

我不再憑吊過往
遊離的霧靄,啟悟澄澈
芬芳滿地鋪開
散落的鳥鳴
讓光鮮的纖指,回到夢的初始
一闕詞,凝重而神秘

落葉,擲地之聲
我在聆聽中
分辨神秘里的簡約
高擎的誓言,放下身段
緊貼泥土上的石頭
開出烈焰,開出火鳥的膚色
這時候
我把火鳥喊成:草色,或血


【徐英才點評】不再糾纏過往,解除心靈上的霧霾,前景一片清澈,美妙;從紛繁里找到簡潔,從好高騖遠中放下身段,石頭里就會盛開烈焰,這難道不是人生應有的哲思?

 

我只是借這個向上 用不屈從的姿態 呈現某種敬畏

•姿態•

高高舉手
向蒼穹
並非要摘星攬月
我只是借這個向上
永不屈從的
姿態
呈現某種敬畏


【非馬點評】一個人的姿態是很重要的。只要不是裝模作樣博取掌聲,它便是生命的一個標志。我很喜歡思鄉的這個向上、永不屈從的姿態。即使沒摘取到星月,也是個美好的企圖與努力。

孤獨 就像一支長蒿 支撐起竪起的脊梁

•燃燒的火焰•

不知你獲得了什麽力量
撕破無際的夜幕
似乎想沖破黑暗的束縛
跳躍飛騰
孤獨,就像一支長蒿
支撐起你豎起的脊梁
你踩著生命的節拍
在熾熱中舞蹈
揮发出激情
陣陣風飄
你綻放純潔無私的光
點燃生命的希望
溫暖生靈
空氣中匍匐的氣息
鼓滿泥土的馨香
和著我們跳動的河流
一起流淌奔騰


【厲雄點評】支撐生命的力量是燃燒的火,火不滅,生命不息。小詩纏繞著一個堅強的形象,語言簡練,意象獨特。

 

旋於浮木與銅鼓之間 過早泄露秋霜的足跡

•未來,一片雪白的夢•

風的骨頭泛著幽藍的沈默
在石堆深處傾聽
經誦聲聲
旋於浮木與銅鼓之間
過早泄露秋霜的足跡

雲高過天空,鷹高過頭頂
風,飛過湖面
孤獨是唯一的果實
而未來,是一片雪白的夢


【季風點評】詩以風的骨頭的象征句直接將寒風刺骨又深懷夢想的境地"刺"入詩中,又以水中之天打開畫卷,通過風飛過湖面的意象遞進寓意,體現追求的孤苦,生命的空無之感悟。

 

孤身獨行的陌路 被你照亮歸途

•觀煙花•

擡頭仰望你的身姿
高傲儀態
引得世人青睞
凋零前夕的綻開
仿若王者歸來
孤身獨行的陌路
被你照亮歸途
無邊的黑暗
徹底淩亂

一聲聲歡鳴
刺破夜的寧靜
而你
此刻的爛漫
成就永恒的璀璨


【紫君點評】言之有物的意象,源於心靈的渴望。煙花的王者風範,造就了詩人追隨高雅、光明事物的信仰,也讓一顆遊子心有了向遠的歸宿。可謂:煙花掛碧樹,冰心守玉壺。
 

不要讓現在和以後的日子 過得太“囫圇吞棗”

•懷舊•

讓時間變得稍緩慢一些
拉住你匆匆的腳步
讓“過去”,更靠近你一些
就像老牛反芻
細細回味往日的時光
重溫曾經的
酸甜苦辣和悲歡離合
同時,也能提醒一下你:
不要讓現在及以後的日子
過得太“囫圇吞棗”


【夏風點評】詩人的懷舊來自於她骨子里一絲不茍對生活過往的認真、謹慎態度,情感真實的敝懷,是寫詩的首要條件,人生不能囫圇吞棗,詩歌不能沒有詩骨,這就是此詩對生命對人生兼具世界觀的最好詮釋。

流年的梗上 陳列著我們虛度的光陰

•花開向暖•

淩亂的步伐
與隨意潑灑的筆墨
匆匆著一季又一季的美麗
夕陽和晚風
貼著黃昏余留的暖
落墨成指間青花
流年的梗上
陳列著我們虛度的光陰
撿拾起
被青春支離的瑣碎
看著春天在一念間
花開向暖


【夏風簡評】僑居海外的女詩人思鄉,從她的詩歌表現形式上來看,她的文化修養,生活仍然具有著濃厚的民族詩骨,她的詩樸質,使人讀後感覺到:被青春支離的瑣碎/看著春天在一念之間/花開向暖。 結束語的詩句,向我們展開了一種美學的體驗,使詩在生活的美好之中,又使詩的美麗回到生活的當中。當然,詩的美學產生於詩人的寫作審美中,這就需要詩人的靈魂把她思想的豐富性帶入鮮明的文化色彩中去,詩的理念才趨於詩人的品質中思索,體驗詩的本質。

 

最後的飛翔 那個距離 經歷了春夏

•飄飛的秋葉•

最後的飛翔
那個距離,經歷了春夏
到了秋,就走到了盡頭
從一個芽兒開始
長成了枝,長出了葉
一度擡高了仰望
擁抱陽光,接受讚美並喚醒快樂
一個華麗的轉身
撲向了真實的生活
換一種方式接近,用碎融入土地
期待來年的春天
著一身新裝在春光里現身
確立,不息不止


【陳懷點評】此詩作者采用秋天里飄落的樹葉寫出“葉”的一生,也寫出了作者在樹葉飄落時悟出人生的哲理,人生的來去,也好似樹葉。把對人生的理解和對歲月的感悟都揉進了一片“樹葉”,讓讀者讀出詩中“葉”的成長和心境。作者在首句並不是用常態的“落”來寫,而是采用了“最後的飛翔”,很好的表達了作者對歲月里的一些事物認知的心態,那種積極向上與樂觀的人生心態。作者最末用“確立,不息不止”來描寫樹葉的一種“涅槃”,更是對自己在人生中的一種期盼與勉勵,想要達到的一種境界。

 

讀 後 賞 析

長在菜園里的暖陽
——記美國實力詩人思鄉的筆墨
文|白頻 (遼寧)
【評者簡介】白頻:中國作協會員,燕山詩歌文藝社長,墨染瀟湘文學簽約評論、巴馬文化社特約評論,中詩社特約高級顧問,主編《燕山》、《瑞州文學》。曾在《詩刊》《作品》《星星》《綠風》《鴨綠江》《台灣《創世紀》《葡萄園》刊发作品千余篇首;出版詩集9部,散文集一部,被中國現代文學館久收藏。作品被譯成英、德、西班牙、韓語流傳美洲、歐洲、大洋洲、東北亞等地,國內外25次獲獎,出版中短篇小說集《米拉的心事》、評論集《刃的刀火》,主編《遼西詩叢》六部、《遼西文集》九部。

 
        認識思鄉,是在東南鳳凰詩社執任社長的那段歲月。在我與美籍華裔的一些朋友的交往中,似乎思鄉是我生命中,那個情感飽和度較為豐滿的朋友。她的低調、含蓄、內斂、持重,在我與一些同類別的詩人作家的接觸中,她便成為了我不置可否的外籍之一朋友。
        她對詩的認知和逐夢的思想意識思緒,始終是將自己放低至農家菜園里,某種默默無言且充滿生機、綠意的那種品質;只求土壤的適宜,不謀花朵的艷麗;只願自己默默地綠著,不願自己以花朵的嬌艷去取悅田畦,默默付出著自己的深邃與綠衣。
        做社長她身邊不乏雲雲將相追隨,做刊物她將領著的眾多手下兵卒,無怨無悔地鞍前馬後地於她左右。正因我們有相同相知相己的追求,才成為了千里之外的海外藍顏、知己、志同一路。
        近日,凡事纏身、旁騖於心、一一打理方余靜下來,得以捋清思緒提筆塗鴉幾句與思鄉訴求。
        讀思鄉的詩作,就像我們走進了農家的小院的畦塍,一種樸素、溫情,戛然就會撲面而出。當我在文字的長短句式中,“骨頭里含血/季節的小花從睡眠中溜出/喧響,為一個長勢搬運音樂// 我從後花園一端走去/生怕小小的動靜,驚散老父親/弓身握鋤的靈感”。詩中的往事與畫面,即刻撲進我的睛像懷中。那一畦畦被父母從後花園中開发出來的菜園景物,不僅長滿了一個家的寄予與希望,還為我們的姊妹們豐厚了生活的養分與深情,為一個家庭積蓄了未來的營養、力量和啟程。它就像是囤積在菜園子里的一縷縷暖陽,既補給了大地的熱能,又豐富了我們自家人生活的養分與豐富;詩人用自己的靈魂,在撿拾歲月滋養的同時,又不失於一種家庭,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勤勞、務實的父母生活品行與勤儉持家的閃光、厚重。
        “斜風攪動春陽/漩渦一窩一窩地生发原野/面孔被照亮/踏階走石,彈響空谷音符/向上又一層山崖——//翠綠舉著/無數雙明亮的眸子/將生命一梯一梯地拔高”。( 《向上》刊於美國《新大陸》175期2019.12 )這首詩刊於美國《新大陸》175期的作品,依舊以春風、春陽,作為詩歌起興的興奮點作為開頭。詩人開門一句“斜風攪動春陽/漩渦一窩一窩地生長。”一句動感的語言,攪動著春天里的情緒,攪起了春天里“漩渦一窩一窩”的聲浪飆起。
        播種的人兒開始了下地的聲響,走進了人歡馬叫的熱鬧場面里,此刻的情與景,時不時地被詩人隱匿於畫面的每一個縫隙里,攪起了畫面中的弦外之音,春暖花開的暖意,喚醒了空谷幽蘭的山歌,以及草長鶯飛的熱鬧景象。那一雙雙充滿憧憬、幻想的眸子,正在生命、歲月的階梯上,“將生命一梯一梯地拔高”。多麽美妙、激情浩蕩、又多麽充滿動感的一幅幅,勤勞、致富、奔小康的鮮活景象。兩首農家田園風光景象,以質樸、動感、生動鮮活的語言搭配,將鄉村父母親的過往、將生活在農村里的質樸生活,刻畫、描寫得栩栩如生、鮮活生動,給人以過目不忘的感觸與力量。
        詩中擬人擬物的修辭運用,靈動鮮活的語言描述;詞語的安放準確無誤,兩首田園小詩,讀起來既質樸動感,又鮮活樸素怡情別致,給人以人在景中走,景與人牽手的感悟與情愫。

horizontal-line-design-png-5 (2)

寫給蒲公英
文|厲雄
        思鄉(王彥芝)的詩集《蒲公英》出版。在熱烈祝賀詩集出版的同時,不禁感嘆萬分,同為旅居海外的華人,況心自知,如同一朵朵飄落大地的蒲公英,無根無蒂,且不知飄向何處!比如《一直在漂泊》,飄落異國他鄉,夢里都能聽見熟悉的故鄉在呼喚。正如詩人的筆名“思鄉”,鄉愁入骨三分。
        詩集《蒲公英》里的詩歌不僅是一程“思鄉”之旅,更是一場“愛”的心旅,詩人細心營造意境,全力投入體悟愛的意義,結合詩意的美,執著於所向往的光明。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讀王彥芝的詩歌,解讀她的心跡,如一縷春風,撲面而來,詩人難得的純粹和真切的哲思,探索生命的意義,頓時產生大美而快之。
        詩人遣詞造句清晰明快,簡約的語言藏著一絲淡淡的憂傷,這與詩人對母語的堅守密不可分的,不管是取材,審美,營造意境,還是表現手法,都不經意濺出中華文化的精華。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魂魄,是我們海外詩人的責任。也是推薦閱讀《蒲公英》的意義所在。

horizontal-line-design-png-5 (2)

仰望蒼穹,思鄉正濃
祝賀旅美詩人思鄉首部詩集《蒲公英》出版
文/子非魚(澳大利亞)
        李清照曾寫“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故園之戀是每一個遊子心底最柔軟的痛。如旅美詩人思鄉,她用自己細膩的筆觸,濃濃的思念,寫春花秋月,寫親情友情,寫悲歡離合。有深情款款,有深厚內涵,也有哲思啟迪盡在詩集《蒲公英》。
        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在各個角落里,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都會繼續的生長繁殖,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思鄉老師的詩集用《蒲公英》命名,和她的堅韌自信的寫作精神非常貼切。四百多首詩歌的創作,記錄了她多方面多層次的思想路程。正如她的短詩《蒲公英》里一樣:
你總是靜靜地萌動在
不被注視的角落
自由恣意地隨風飄飛
看似無心
卻早已把每一寸柔韌
撒遍大地
殊不知,那小小的翎羽
究竟承載了多少希望
飄散在這廣袤的天地
        讀後會不禁動容:一些事物在詩人的筆下長出了骨頭,與世無爭、堅強、充滿希望。我想,這也是詩人此本詩集的精髓思想。
        詩歌是感染力很強的一門藝術,用豐富的畫面,優美的意境,清新凝煉的語言引起讀者共鳴。王老師的作品處處能體現這些要素。
仰望長空
眼里裝不下
如此遼闊的蒼穹
卻十分關注
一只突然闖入的鷹
當暮色如墨般
遮住它的臉孔
繞著我的頭頂盤旋
閃電的瞬間
頂破風
        好詩不一定要長,這首短詩,短短九行,卻給讀者以震撼的畫面感,飛翔的鷹、如墨的暮色、強烈的閃電、狂風,這樣的畫面非常立體地呈現,讓人如臨其境。一只不畏惡劣環境的鷹“頂破風”!與其說文字給我們無窮的感染力,不如說,詩里蘊含的精神使文字的升華產生了巨大魅力。它讓我們過目成誦,印象深刻。
        思鄉老師的詩,許多地方展現了綿綿遊子愁、飄飄淒涼意。如《和媽媽視頻》《父親》《纏綿往事》《遠去的秋涼》等等作品。溫婉深情的筆調,精心的雕琢,讓小詩獨具特色。
        此時,或許您如蒲公英一樣自在飄逸,又也許您如鷹一樣仰望蒼穹。但是不會變的是,詩歌的路上,一定有您堅定的步伐!

思鄉短詩中”時間之軸”的啓迪

【作者簡介】Vivian雯,Wepoetry 【海外詩粹】創始人,《五洲詩軒》副社長,自由撰稿人。現居紐約,從事銀行金融業。作品發表於《世界周刊》《世界日報》《海外文摘》《21世紀財經論壇》, 編入詩歌合集《自由的奴隸》《法拉盛詩歌節作品集》《六月荷詩曆》《喊》等。

 
        讀過很多有關“時間”主題的詩歌,大多是以“生活”為原點,以“日子”為刻度,以“日復一日”的光陰流轉為軸線,截取“當下”為徑度而畫出的一個圓。在這個圓里,有太多我們所熟知的句子,以至於一讀到時間主題,我就會有些許的閱讀疲勞癥。可思鄉的一首《時間的流向》卻略微不同,她巧妙地從時間的外延著手,將一個抽象的量子概念具象成一條動態的河流。只是單一的“時光之河”並不是詩人著重的”亮點“,她真正的意圖是要獵取一個意想不到的大特寫:時光河流中一道道細小的“縫隙”:
時間的流向
每一個選擇
每一個舉動
都是時間河流中的一道縫隙
當有足夠多的縫隙時
你就改變了時間的流向
未來,永遠不會成定數
        用“縫隙”這個詞,多少讓讀者有些困惑,在常人眼裏,時間是恆定的設定,沒有間隙也不會轉向。甚至連抽刀都難以橫斷的時光之水,哪里來的縫隙?可其實,這正是詩人對時間的獨特感知,時光之河從來都不會是順暢而筆直的,它會從斷崖跌落,會被礁石阻隔,甚至一個閘門一個岔道一個漩渦或者回流,都會形成瞬間斷層而改變它的流向。而這種改變暗含很多的因素,有些是”無可抗拒“的,而有些正是我們不經意的“一個選擇”、“一個舉動”造成的,如此,“未來,永遠不會是定數”也就順理成章了。在這裏,作者以看似不合理的“縫隙”來隱喻生活中所要面對的溝溝坎坎,從而意旨:我們的行為和對事物的考量,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走向。這讓我想起美國詩人,弗洛斯特在他的名作《未選擇的路》中的詩句:“林子里有兩條路,我選擇了其中、少人問津的一條,從此,它改變了我的人生”。弗洛斯特在詩中並沒有點明,他所選擇的這條路的好歹對錯,因為另一條路不曾涉足,也就無法與既定的事物作比較。《時間的流向》的寫作手法似乎異曲同工,作者也沒有明確,因“一舉一動”而改變後了的時間流向會把我們帶往何處,高山或者低窪,一切皆是未知數。
        弗洛斯特的一次林中漫步和作者對於時間河流中“一道縫隙”的描述,都是日常生活的小場景,可貴之處是他們擅於以詩人的獨特視角,將這些司空見慣的平凡瑣事哲思化了,把蘊含在詩歌中的真意,留給讀者去消化去理解,這也正是思鄉短詩的精到之處。

 

天晴以前
自己的聲音
和雨聲一樣輾轉起伏
落葉紛紛離開樹梢
我聽見牽牛花和向日葵的告別
仿佛雨停了,就會趕路
我的耳朵里
慢慢長出一棵樹
春去秋來
遠山的小溪旁
留下了一些汗水和努力
        善於運用意象來獲得出其不意的詩歌表達是思鄉詩歌的一個特點。與前首《時間的流向》中“縫隙”一詞的巧用一樣,《天晴之前》的出彩之處,是其中明喻和暗喻的交錯呈遞和巧妙結合。同樣是描寫在“時間之軸”上的一些自我感悟,不同的是:在奮鬥和努力過程中,詩中人已經少了先前的疑問和心理糾結。詩歌中的“落葉和雨聲”,意指人生中的逆境,也許是人情世故中的不如意,也許是事業和工作中的壁壘。如果結合最後的一句“遠山的小溪旁,留下了一些汗水和努力”,我更傾向於是後者,是指代工作和事業发展中的小插曲,也許在面對困難時,一些曾經朝夕與共的人走了,告別聲和勸慰聲像風聲雨聲不絕於耳,使得詩中人的內心一度掙紮。但最終,“我的耳朵里,慢慢長出一棵樹”,這棵樹如同木塞,將耳朵堵住,詩中人不再在別人的議論中取舍,內心只傾聽自己的聲音,走自己的路。這條路的盡頭是什麼,作者也沒有說,但是“付出”和“努力”點出了作者的人生觀。這是第一首《時間的流向》中詩意的延伸,是作者“詩路”更深層次的遞進和展開。

 

我想是一滴水
是一滴水
哪怕只滲進一株小草的根里
讓我成為那株小草
讓花成為我的夢
我面朝著東方
靜靜地站在大地之上
從日出到日落
如何尋覓萬物之中的我
這並不重要
我已在想與不想之間輕輕穿過
就像風穿過十字路口
此刻,哪怕是大風突降
吹散我所有的幻想
        比較前面的兩首詩歌,從《我想是一滴水》中可以看出,詩中人已經從“時間之軸”上所遭遇的陰霾中走了出來,在人生的萬般洗練中,顯得尤爲堅強而自信。詩歌中的“如何尋覓萬物中的我,其實並不重要,我已在想與不想之間輕輕穿過”,是整篇詩歌的精句,作者已經不再計較自己會成為什麼,會成就什麽,只要有所付出,哪怕是“一滴水”也是好的,只要可以滋潤“小草”去烘托“花”之夢,都是好的,這是作者POSITIVE人生觀的又一次寫照。
       由此,假如把《時間的流向》作為作者,“以詩索思”的一個起點,把《天晴之前》在“風聲雨聲”中的小決斷,喻為時間流向中的“小縫隙”的話,那麼作者“耳中的一棵樹”,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只“無形的手”為她掩耳,去杜絕生活中的雜音,去讓她專心于傾聽心靈的呼喚。如此,才會有《我想是一滴水》的氣量和風度。
        喜聞王彥芝(思鄉)的首部詩集《蒲公英》已由芝加哥學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借由此篇以表祝賀,並期待思鄉在未來有更多佳作問世。
 
Vivian雯 2021/06/06 於紐約

感 謝 作 者 授 權

*【海外詩粹】王彥芝詩集《蒲公英》短詩精選中的全部詩文已由詩人王彥芝授權,版權歸原作者王彥芝所有。任何個人或網絡平台如欲用稿請與原作者聯繫。本期中的刊首圖片由攝影師BRIAN HUANG提供,刊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蒲公英》已於近期上架,愛詩者可从亞馬遜網站購買,網址:https://www.amazon.com/s?k=9781087968810&i=stripbooks&ref=nb_sb_noss

《蒲公英》
王彥芝 著
語言:漢語
芝加哥學術出版社策劃出品
        詩人王彥芝(筆名思鄉)的首部詩集。思鄉是一個頗具詩人情懷的旅美詩人,她的詩歌,不僅反映了在美華人無法泯滅的思鄉之情,也折射出了一個漂泊海外的華人職業女性兼具堅强和柔韌的雙重特質,並以她的不屈和隱忍在人生道路上不斷獲得成長感悟的經歷。整本詩集收錄了詩人多年來創作的400多餘首短詩作品,詩風簡約,詩性柔中帶剛,積極向上,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富盈正能量作品。

歡 迎 閱 讀 轉 載 請 註 明 出 處

返回首頁搜索

WEPOETRY 【海外詩粹】 獨立製作